唐源儿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大雍翻译官 第12,大雍翻译官,唐源儿,你等着中文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摸了摸鼻子,然后说道:“这柳娘子当真是不同寻常,今日大家都人心惶惶,她倒是坐得住吃得香,哪里像个女娘?”
顿了顿,又道:“听闻她二十了还没许人家,会不会正因如此,她早已在前些年就已经遭受了不少非议和白眼,所以如今才这般稳如泰山?”
“收起你那点揣测的小心思。”袁硕横了她一眼,又压低声音,“别忘了王大人叫咱们进鸿胪寺是为了什么。”
顾安立马就严肃起来。
他们是有重任在身的人,确实不应该对旁的事分去太多心思。
可袁硕对柳桑宁有兴趣这很明显啊,他有些不解,不知道袁硕到底是对柳桑宁哪里感兴趣。该不会是看上了这个柳娘子,想娶她为妻吧?不会吧?
顾安光是想想都觉得脑袋疼。这样一个不同常人的女娘娶回家,家里还指不定会变成什么样呢。他可不相信柳桑宁是个会安于室的女子。
但不管他们怎么想,柳桑宁依旧按着自己的节奏来。
她用过膳便起身往外走去,可去的方向却不是像胥科,倒是像往鸿胪寺外头走。
她这是要去做什么?
几人齐齐朝她的背影看去,觉得这位柳娘子行事不一般,对她这儿要去做的事也颇感兴趣。顾安给袁硕使了个眼色,小声问道:“跟不跟?”
袁硕犹豫了一下,还是摇了摇头。
现在还不是什么好时机,可千万不能做出阁的事。还是要安稳些好。
买书偶遇路边纷争
如今已入三月,正是春暖花开之时。微风袭来已经没有了先前那种刺骨的寒,反倒是带着些许的凉爽。
路边种着的银杏、槐树大多数都是几十上百年的老树,枝繁叶茂瞧着喜人。只可惜路上百姓大多行色匆匆,甚少有人会细细品它们的风韵。
柳桑宁出了鸿胪寺,一路欣赏着沿途的风景往东,穿了两条街道,这才走到了目的地——宛园书局。
她一进门,书局里的伙计就眼尖瞧见了他。伙计面带喜色,连忙迎了上来,嘴里说道:“柳娘子来啦?您是许久没来了,上回咱们到了新书,还是我给您送过去的呢。”
柳桑宁是宛园书局的常客,最爱在他们这儿买些杂书来看,尤其喜爱各番邦之国的奇闻轶事,碰上她手里头宽裕的时候,一口气能买上好几本回家。书可不是什么便宜的东西,她对于伙计来说,着实算得上大主顾了。
于是他立即说道:“真没想到今儿个您能来。也是赶巧了,今日刚好上一本番邦志,乃是皇家书局新鲜雕印出来的,第一批才堪堪印了五十来本,咱们书局掌柜的抢了两本回来。一本要留着请人抄录,一本您要是想要,便卖您了!”
伙计嘴甜会来事儿,柳桑宁听了也高兴。况且番邦志的确是她所需之物,有新的她自然是不能错过的。只是这价钱不便宜,伙计开口便是要五贯钱。柳桑宁还真是咬着牙从指缝里挤出来这五贯钱,塞到了伙计手里,拿了这本番邦志。
好在,这新的番邦志算得上厚实,虽纸张材质一般,可这么厚的书本钱也不低了。柳桑宁随手便翻阅起来,一旁伙计拿了钱心里头高兴,于是压低声音小声道:“听闻这番邦志原本是崇文馆编了只放在崇文馆与国子监内,少许则是给各附属国寄去。可今年太后娘娘的千岁宴引万国来朝,崇文馆这才舍得将此书流传到民间来,好叫百姓们也懂一些番邦礼仪与习俗,不至于闹出笑话或是矛盾来。”
柳桑宁一边听一边随意地翻阅了几页,发现这本番邦志主要讲述的十来个主要附属国的情况,里面不光有那些附属国如今的君主与重要臣子的介绍,甚至连画像都是有的,这倒是叫柳桑宁惊奇万分。
柳桑宁又在书局里逛了一圈,其他书她的兴趣缺缺。但最后却在一个角落的架子上发现了一本万国游历,讲述的是笔者前往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。里面大多数她都有所了解,但她却看到了一个几乎无人再提及的国家——古罗刹国。
柳桑宁眼前一亮,这样会说消失的国家的人并不多,更别说讲述这样的国家的地理面貌了。于是柳桑宁又拿了这本书,付过钱后便要离去。
伙计这会儿已经注意到柳桑宁身上的衣裳,他大惊失色:“柳桑宁,你今日怎的穿的是……穿的是……”
“是官服。”柳桑宁见他憋了半天也没说出来,自己就替他说了。
伙计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,倒是柳桑宁大大方方说道:“我如今进了鸿胪寺做实习像胥,自然是要穿官服的。”
她话音刚落,伙计就诧异地瞪大了眼睛,有些不可置信道:“当、当官了?!”
“实习像胥,还不算正式的官。”柳桑宁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。
伙计依旧震惊:“那也是考进鸿胪寺了呀!”
放过去鸿胪寺倒不算多么显眼的衙门,可今时不同往日,今年太后的寿辰要办成国宴,万国来朝的事宜全都得交给鸿胪寺来办,其他有司衙门都得配合鸿胪寺。若是办好了,那这事儿可是要名垂千古的,在圣人心中定是能挂上号的。
鸿胪寺日后自然就不同了。
伙计一箩筐的好话全都说出了口,听得柳桑宁有晕头转向的。
伙计还说道:“我近日听闻,因着万国来朝之事,不少番邦百姓也都蠢蠢欲动,想要趁此机会提前来咱们长安一睹繁华,更想来咱们长安做生意,有些都已经到咱们长安了,有些恐怕也已经启程在路上了。要我说呀,接下来长安可有得热闹咯。”
此事柳桑宁也有所耳闻。
为了迎接接下来源源不断前来的番邦百姓和商人,长安如今多开了三个坊市的夜市,取消宵禁的坊市从三个已经变为了六个。如此一来,番邦人若是想要晚上去玩乐,也多了更多的地方。
伙计将柳桑宁送到书局门口,嘴里还在说:“不说别的街,单论咱们这条街上,这两日的胡人也都多起来了。”
两人正聊着,忽地不远处男人叫骂声,还有孩童哭喊声。
“好呀!偷东西偷到老子头上来了!你是谁家的小郎,竟是如此顽劣没教养?!”骂人的是卖肉包的摊贩,此刻他手里正揪着一个小男孩儿的衣领不放,怒目而视,骂得十分大声,“穿得人模狗样的,净干些偷鸡摸狗之事。我倒要见见你家大人,到底是如何教的儿郎!”
旁边的路人也对着小男孩儿指指点点,正看着热闹。
小男孩儿瞧着不过四五岁,哭得上气不接下气,脸涨得通红,眼泪哗啦啦往下流,衬得一张小脸看起来好不可怜!他哭得像是要断气了,身子还在挣扎,只是哪里挣得过常年干活的成年男子?
他努力扎马步想从肉包老板手里逃脱,嘴里还哭喊着:“阿娘,阿娘!有人打我!”
柳桑宁不由看向小男孩儿,他说的并不是大雍话,而是呼罗珊语。再仔细看去,发现他虽看着与大雍的孩子没什么差别,可仔细看他的眉眼间还是能看出些许不同。他穿着衣裳腰间挂着的腰饰,有些像犬类的牙齿,串联的方式看起来并不是大雍的物品。柳桑宁一眼认出来,那是呼罗珊人最喜欢给小孩子挂的一种饰品,寓意平安健康。
这是一个呼罗珊国的小孩儿。
眼见围观的人越来越多,周围的大雍百姓听不懂小孩子的呼喊什么,只以为是哪个地方的方言。而肉包摊摊主也训小偷训得上瘾,他做的是小本买卖,最恨的就是这种小偷。偷一个包子,他损失的可是两文钱,更何况这小孩儿偷了他两个!
但他觉得最可气的是,这小二郎年纪这么小就学会了偷,实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