富泰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十七章 入京,凰城烟沙,富泰,你等着中文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工部主事万燝接替五军大都督一职,户部尚书周铮及林汝翥强烈推荐,朕不得不斟酌再三。”说着又不免补充一句,“朕知道人心靠不住,但权利和地位,则是通过算计和博弈可以得到的东西。现在,他们的手伸的也太长了些,竟敢染指军务!”
我也忧心的道,“五军都督府独立于内阁、六部和北镇抚司的管辖,大都督一职更是皇上的心腹。五军都督府可谓掌控着全京城的安危。若是把京城周边各地的军权一并交由内阁,这实在是一件极为危险的事情。皇上又常读史书,唐玄宗和安禄山的故事历历在目,怎会不知其中的厉害。”
果见皇帝眼色肃穆的道,“是啊,如果万燝想要造反,他只要一声令下,紫禁城片刻之间就会沦陷。”
只见皇帝又道,“其实这朝堂与下棋无异,不能无争,只是这争的范围有大有小。遍观朝堂上的诸臣,有斤斤计较而因小失大者,有不拘小节而眼观全局者,有短兵相接作生死斗搏斗者,有各自为战而旗鼓相当者,有赶尽杀绝一步不让者,甚至有好勇斗狠同归于尽者。可是这次他们相争的范围,已经超出了朕的忍耐范围。”
皇帝像是不由自主的思虑起来,倒竖着眉头道,“进士出身者都流向京城,依附于内阁诸党。官场上,出身决定地位,因而朝廷里的京官向来轻视地方官。所以那些派往州、县的举人、监生,都想调入京城做官,因此也不免巴结内阁的大臣。这不仅仅是级别的问题,而是圈子的问题。”说着又略微沉色道,“所以朕初登基时,就提拔了周铮和魏忠贤,为了就是打破党争这个禁锢的圈子。”说着又悠悠叹了口气?,“如今党争愈演愈恶,朕须得杀鸡儆猴才是,敲打敲打那些不安分的人才是。”
我微微举眸道,“看来皇上心中早有合适的人选。”
皇帝坦然一笑,“你哥哥周嘉谟便是个不错的人选。”
我反对的道,“后妃干政,不可避免的就会外戚专权。诸如汉朝时期的吕后,但凡是后宫干政者,几乎都免不了重用娘家人来巩固权力。皇上要调哥哥入京,不免惹得前朝和太后猜疑。”说着又极力的推辞道,“还望皇上三思。”
皇帝却道,“你是不是怕哥哥被内阁所轻视?朕已经晋指挥佥事周嘉漠为福建布政使。这样他布政司的地位与六部的地位就变平等了。”说着又朝我解释道,“布政使在品级上等同于侍郎,按察司与都察院并重,与都御史地位也是一样的,这两司从来不被视为外官。因此依你哥哥现在的身份,不比万燝差到哪里去。召你哥哥入京,也算是合情合理。朝堂之上谁敢多言?”
我又道,“哥哥虽然靠科举出身,又在翰林供职过,但一直在外带兵,从来没有当过一天的文官。”
皇帝笑笑,“珍儿忘了,这五军大都督原本就是武职。”
不想哥哥入京,原本担心伴君如伴虎,如今推无可推。皇帝又道,“他在东南沿海亲自征剿过倭寇盗乱,在陕西一带收拾过瓦剌人,在固原击退过鞑靼人的进犯。像你哥哥这种不仅能利于社稷,而且还能带兵打仗的书生,更是凤毛麟角。”说着又道,“更重要的是,朕十分信任你们家。”
皇帝一搂我的肩膀,雍然而笑道,“难道你就不想见见哥哥?自你入宫以来,你们兄妹就再未相聚过。”
见我始终不松口,皇帝也无可奈何的道,“那便与你再商议一事,下个月便是你的生日了,朕准备从西疆召见大成法王及麾下五百名僧人入宫,亲自为你誊抄法华经,据说得西疆乌斯藏的喇嘛亲自祷祝者,能得七世的福报。”
见皇帝在一旁不动声色,王提乾何等乖觉,当即朝我贺道,“恭喜小主,贺喜小主。”
我毅然推辞道,“万万不可,若是要接西疆的喇嘛入京,必然要派遣队伍从京城出发,一路上各州府关隘都要派官兵随行。若是得知如此大费周折是为了嫔妾的生辰,但凡途径州府道台,各地必然纷纷进贡。这入藏无非三条路,一来经云南府,二来经四川府,三来经青海府,不管是走哪一条,都是一条极其劳民伤财的道路。若是只为满足嫔妾一人的喜好,以至于朝廷劳民伤财,那便是臣妾之过了。”
皇帝笑道,“珍儿可是比朕的户部还会算计。”说着眸中盈盈闪光,“朕提了两个要求,你总得应朕一个才是。”
我直摇头道,“嫔妾实在是头疼。”
皇帝走至我的跟前道,“那朕来帮你揉一揉。”说着又在我耳边点拨道,“要论起西疆百人入京,可不如你哥哥一人入京划算呀!”
我深深看了皇帝一眼,思量再三,无奈的道,“嫔妾应允皇上,让哥哥入京便是。”
翌日昏昏围在冰屉前乘凉,大门一开顿觉有股暖气迎面袭来。原来是卿黛匆匆入内,她小心的朝我道,这几日前朝生了大事,工部主事万燝突然暴毙,朝中的大臣对万燝之死缄默其口,甚至没有明确的死因。更有甚者道,皇帝欲借燝立威,命群阉把燝殴打致死,又有说他因弹劾户部尚书周铮被挺杖毙命。可以说万燝死的蹊跷,至于其中究竟有何内情,目前是不得而知了。皇帝下诏加封御史林汝翥为正一品太傅,派锦衣卫护送其讫仕返乡,赏赐给他的财物比寻常赐予的还要多。
今年的夏天热的有些出奇,我知道皇帝这是在为哥哥入京铺路,不过这也印证了我的担忧,伴君如伴虎。
立夏一过日便长了,用过晚膳过了好久,太阳才被乌云蒙蔽,现出了殷红色。哥哥一日不曾入京,我的心一日便空不下来,时时感觉有块石头吊着似的。转念如斯,不如亲自去乾清宫打探消息,亲自为皇帝炖了锅滋养补气的鲚鱼汤。待炖得汤面泛白,天已黝黑。据乾清宫当差的小敏子道,皇帝这几日都在养心殿议政。养心殿不似乾清宫那般宽大,东稍间也只是被梨木雕竹纹裙板玻璃屏风所隔。入夏之后屋子太大不利于冰块散发寒气,才引得皇帝小住了好些日子。
去养心殿的路不远,因此并未带许多的随从。养心殿距离东西六宫嫔妃住的地方很近,方便皇帝传召妃子侍寝。又距“御门听政”的乾清门都不远,可以方便皇帝上早朝。据闻这几日都是庄选侍在侍寝,她的风头正盛,我亦要让其三分。
正逢着王提乾从乾清宫取了件明黄镶边的狐裘披风走上前来,见我在侧,忙循着我的脚步迎上前来,媚笑道,“小主怎么来了。”说着又道,“皇上听说宫里的庄选侍常常有不遵守宫规的行为,小主从来都不计较。前些日子为了出风头,竟找小主借了贵人的服饰,听说小主也非常爽快的答应了。”说罢又解释道,“本来她是求到皇上这里的,皇上见她年纪尚小,不想与她计较,把这事甩给了小主。倒是小主的大度反而让皇上觉得?她过分了。皇上方才已经明确的让奴才转告庄选侍,她是没资格用贵人服饰的。”
我略略点头示意,又见六部的堂官们簇拥着从养心殿走了出来。他们见我们脸色有些不自在,相顾无言,唯有深深一揖而已。我想皇帝大概已经将哥哥调入京城的事情传至前朝。
妃嫔在宫内被历朝历代形成的森严宫规所束缚,稍有不慎甚至会有杀身之祸,抬头看见的只有宫墙围起来的四角的天空。而朝中的大臣亦被千年的帝制所掣肘,为皇帝所奴役,稍有僭越便会累及族人,他们的头上,又何尝不是无形城墙下四角的天空。
因此我并不十分想哥哥入京任职,相比于皇宫的禁锢,在外做个封疆大吏岂不快哉。君恩从来不会绵延不绝,以及皇帝对万燝的所做来看,若时日一长,哥哥步了万燝的后尘也未可知。
哥哥要想早前朝立足,须得我这个妹妹极力在后宫固宠才是。当下微微振作精神,随着他一路走到宫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